1 引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, 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, 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。推動高質量發展, 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。改革新時期, 國家陸續推出了若干新政策, 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要求。 為了促進消費品工業增品種, 提品質、創品牌, 更好地滿足群眾消費升級需求,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首次提到了工匠精神, 國務院新聞通稿中首次使用了“品質革命”這一提法。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 引導企業樹立質量為先、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, 推進品質革命, 推進國內消費品和國際標準對標。這讓我們了解了工匠精神的主旨, 也進一步認識了我們標準化工作的方向所在。 標準是企業組織生產和經營的依據, 事關企業的生存與發展, 高標準才有高質量。如果標準低, 即使產品百分之百符合標準, 其質量也不會高。質量是企業的生命, 而標準是質量的前提, 只有抓住了標準這個根本, 企業方能立于不敗之地。從發展趨勢看, 標準是市場競爭的制高點, 誰的技術成為標準, 誰制定的標準為世界所認同, 誰就會獲得巨大的市場和經濟利益。一個企業, 乃至一個國家, 標準日益突出的戰略地位及作用, 使其成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保障。 2 向國際水平看齊, 對標國際先進標準針對一帶一路政策, 我們可采取的措施之一應該是標準的跟進。計量器具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, 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范圍, 我們要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, 措施之一就是要將我們的標準推向世界。我們在熟悉了解ISO標準起草、標準外文版發布的程序、要求和步驟的基礎上, 爭取將我們多品種, 多種類的產品標準補充, 增加到ISO標準體系中, 形成衡器產品類的國際標準, 同時將中國標準翻譯到相關發展中國家予以應用, 形成系列標準, 既是獨立、有個性、特點, 又協調統一, 相信對企業和國家都會帶來很大的經濟利益。 衡器屬于計量器具, 大部分衡器都歸屬于國家的法制計量管理, 國際上在衡器方面沒有相應的ISO、IEC、ITU國際標準化組織制訂的衡器產品技術標準, OIML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制訂的國際建議, 對衡器產品提出了相應的計量求, OIML各類產品國際建議中引用了大量的ISO/IEC相關技術文件, 并要求與最新ISO/IEC出版物保持一致。美國、歐洲的產品一向被我們作為高品質的代表, 美國44號手冊、ASMT E1318等標準與我們的標準有哪些不同?如何能補齊短板, 使我們的產品向他們看齊?好像沒有人說的很清楚。我們對一些問題的理解往往都是支離破碎或片面的,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我們需要通過分析文獻資料、實地調研等方法, 系統地對國際標準化組織以及國外主要貿易伙伴 (歐盟、美國、日本等) 的食品安全標準、產品標準、基礎標準、測試標準等進行收集、整理、研究, 找出與我國產品標準的差異。這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事情, 沒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踏實努力的科研精神, 是無法辦到的。 3 進一步完善體系, 提高產品和標準質量貫徹落實《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》《中國制造2025》等相關要求, 提升衡器產品制造能力水平, 需要對衡器領域的技術、產品、發展趨勢、標準化需求及國際標準及國外先進標準進行深入研究、對比和分析, 結合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升級、標準化的改革和創新要求, 重點研究高端裝備的需求以及自動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創新技術, 加快落后標準的修訂工作, 補充缺失標準, 提高標準的適用性。不斷補充完善我國衡器技術標準體系, 使其科學、先進、完整, 發揮其提升和引領作用, 用標準推動產業升級, 促進技術進步, 引導規范市場秩序。 一方面, 衡器產品關系國際民生和能源計量, 在產品生產、運輸、倉儲保管等各個環節, 以及關系千家萬戶利益的日常交易中得到廣泛應用, 當務之急是提升產品標準的適用性, 針對節能環保、綠色經濟, 進行工藝優化行動, 積極應用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材料, 組織質量提升關鍵技術攻天, 強可靠性設計、試驗與驗證技術開發應用, 不斷推出實施有效的在線檢測控制裝置、智能化生產和物流系統及檢測設備。如果能利用新技術、創新開發新思路, 進一步研究、提升產品質量和標準質量水平, 將遠程管理、智能維護、防欺詐使用、動態自動計量等產品、技術要求標準不斷補充到衡器技術標準體系中, 相信能破除質量提升瓶頸, 切實支撐衡器行業的轉型升級。 同時, 衡器產品本身作為計量產品, 是幫助各行業提高效率, 實現節能降耗的保障器具之一,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, 衡器產品逐漸實現了無人值守、遠程控制等計量方式, 更進一步為各行業的節能降耗提供了有力保障。相對于造紙、水泥等高耗能行業來說, 衡器行業產品的生產耗能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, 基本以消耗鋼材、水、電、汽油、柴油為主, 現在尚沒有“單位產品 (工序) 能耗限額標準”進行約束和評價;在有毒有害物質控制方面, 根據國外用戶的要求, 企業會對產品及包裝等進行相應的控制和處理, 但行業沒有系統、統一的要求;對于出口的產品, 產品均需要通過CE認證, 達到歐洲相應的電子電氣產品污染控制要求, 保護公眾利益, 國內用戶則沒有類似的苛刻要求, 所交付的產品不必經過這方面嚴格的測試和控制, 產品國家標準中也沒有類似的強制要求。就產品生態設計而言, 它既可從保護環境角度考慮, 減少資源消耗、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, 又可從商業角度考慮, 降低成本、減少潛在的責任風險, 以提高競爭能力。目前, 衡器行業的標準體系框架中, 除“電子衡器安全要求”、“衡器產品型號編制辦法”和“衡器術語”之外, 均是產品標準, 缺少生態設計、節能、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的標準。針對衡器行業在產品研發、設計、生產、使用、廢棄以及綜合利用等環節的標準化需求現狀, 如果我們可以補充衡器產品生態設計基本要求、衡器能耗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標準、衡器生產安全與環保基本控制要求等標準到標準體系中, 構建兼顧國際/國內、國標/行標/團標/企標、產品標準/生產基礎通用標準/方法標準和管理標準的、全方位的、立體的衡器技術標準體系框架, 將會對行業的發展起到很好的支撐和引領作用, 既能體現技術水平和發展要求, 也可督促衡器企業在設計開發初期, 就充分考慮采用四新技術, 注重綜合利用, 節能、降耗, 提高經濟效益, 同時滿足環境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要求。 4 助推供給側改革, 發展團體標準《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》明確提出“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、地方標準, 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準”, 進一步放開搞活企業標準。全面實施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。同時, 國家推出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, 建立了企業標準信息服務平臺, 為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的實施提供了平臺和大數據。目前, 山東、上海、甘肅等省市均已進行試點, 不久將會在更大的范圍內推廣。工信部科技司對2018年團體標準化工作重點任務進行了部署:要以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為指引, 以實施《中國制造2025》為主線, 瞄準國際先進標準水平, 加快培育發展團體標準。領跑者的標準, 都是同類可比范圍內主要指標領先、技術水平領先、標準實施效益好、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企業產品標準或者技術標準。適當的時候, 將領跑的標準轉化為團體標準, 比如物聯網衡器、溯源秤標準等, 在現有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增品種、提品質, 對生產、工藝等提出高標準要求, 可引領行業的發展, 助推供給側改革, 增加標準的有效供給, 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, 有效推動產品的技術進步和行業的轉型升級。 5 結束語曾看到有這么幾句話:要想人生總輝煌, 不同時期選對行。要想人生不失敗, 思維敏捷行動快。要想人生總富有, 永遠跟著趨勢走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, 九層之臺始于壘土。作為標準化工作者, 個人認為必須發揮工匠精神, 扎實、深入地進行標準化研究, 謀求標準創新新途徑。深化標準化改革, 國家標準化工作向縱深發展, 進行頂層設計, 國際、國內兩個方向同時發力。必須與時俱進, 適應新時期、新要求, 創新做好我們的衡器標準工作。 |
|
客服微信
微信公眾號
0771-3868219